2024-08-11 龙门所-白草镇-达志营村-三道川-盆底坑村

遂历龙门及黑石头,过黄土岭至程子头,又过穆尔岭至颉家营,历拜达勒至沙岭。自车坊黑谷至此凡三百一十里,皆山路崎岖,两岸悬崖峭壁,深林复谷中则乱石荦确,涧水合流淙淙终日。关有桥,浅处马涉,颇囏人烟,并村坞僻处二三十家,各成聚落种萟自养。山路将尽,两山尤竒耸高出云表如洞门然,林木茂𣡸多巨材。近沙岭则土山连亘,堆阜连络惟青草而已,地皆白沙深没马足故岭以是名。过此则朔漠平川如掌,天气陡凉,风物大不同矣
— 《扈从集》周伯琦

早上九点被闹钟叫醒,起床洗漱,整理装备。用汽炉煮了包泡面佐午餐肉作为早餐。吃完洗餐具擦干后收回袋子中。因为昨天晚上比较疲倦,没能规划行程,于是花时间稍微规划了下,计划今天走完罗新老师三天左右的行程,预定了晚上要在小厂镇住的旅店。

大概十点半左右将行李装上摩托出发。沿着 G112 向北行,很快就骑上了一段夯实的土路,开了一段时间后我拐进到另一条水泥铺就的路面陈旧的 G112 的时候,我才意识到 G112 正在大修,土路那些路段应该是和原来 G112重叠的路段,现在还没交付。就这样我在新旧两条 G112 上交替行进,地势逐渐抬高。本来出发时候我打开了今天更新的机核这周的「核周报」,但因为这边路况比起之前的白河堡水库差了很多,在山路开了一会我就关掉了电台,把注意力放在避开经常缺损的路面。山中行车的时候感觉到常常有些小雨点拍在头盔面罩上,想了想找了一个地方停下把骑行用的雨衣裤子鞋套穿上。路上碰到了一只在远处山脊上独自吃草的马,好多只停在路边崖上的乌鸦。

下山后向东走开了不久就到了巴图营大桥,接下来的路程都是顺着桥下边黑河转而北上。过了开了很多酒温泉宾馆的塘子庙后继续走,这里的路段和昨天一样,是夹在两山之间的河谷平地,路两边绵延着的比较多的都是玉米地,偶尔还有些种植蔬菜的大棚。路过一个河滩的时候看到有人似乎试图将木材搬到河中让木材顺流而下。

这一路上淋了几场阵雨,这让我有些担心和急迫,之后行程便尽量多赶行程,本来书中提到一些计划停下来看看的地点我都是呼啸而过,在中间加过一次油后我很快到了白草镇。这里是罗新老师三天行程中第一天的终点,他们到达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左右,我到的时候应该是十二点多。这里是个分叉路口,如果继续沿着 G112 国道继续向东,一百多公里后能到达承德,而我接下来的路程则是走向北行的编号为X404的县道。这个编号对于程序员来说颇感亲切,对于浏览器来说,404代表着一个网址指向的内容并不存在,也许这是一条前端程序员并看不见的路。
镇子沿着路的两边遍布着许多餐馆和汽修店。因为早餐吃的迟,加上天气眼看着越来越差,我便不在这停留,而是稍微打量了下镇子后就马上出发。走这条县道开始,两边的山开始围拢,河谷不再如之前宽阔,视线随之被压缩,刚开始的一段的路况非常好,尤其是和还在修的G112国道比较而言。罗新老师在走这一段的时候这段路正在被施工,他一路需要常常用毛巾捂住面部来阻挡弥漫的烟尘。也许我现在见到的良好路面就是那次施工的结果。

途径很可能原先是作是「鞑子村」的达志营村,有意思的是书中写的是「达子村」,也许几年间村名又作了一次变化。继续向北,两边出现很多离路很近的石山峭壁,绿色的植被总是覆盖不全这些峭壁,总是裸露着大块的黄色。零星的能看到有牛仔路两边的草地吃着草。也许在日本的话这条路需要插上「牛横断,请注意」的标志牌。遭遇了一场持续不少时间的阵雨,也路过很多被漫漶的河流借道的路段,这时候其实我就应该提起警惕,马上改变计划转头走另一条道路去小厂镇的,这样能避免后面遭遇的诸多困难,可惜夜里写字时候的后见之明并不能帮到下午还因为做了周密防水措施而沾沾自喜的自己。

罗新老师路过三道川村时感觉是个很大的村子,但却没什么人。如今这个大村子依旧如此,我有些困惑这个萧条的村子怎么还有一所看着挺大的小学。

过了三道川村子后没多久,豆点的雨就开始打在头盔上,因为头盔内部呼出的水汽和外部的水滴,还有密集的雨点,让我不得不打开罩面来观察路面。而且刚刚还被我赞赏的这条县道在很多地方开始出现泥泞的路,后来我了解到原来这条路本来就是这样的,很多河流经过的地方压根就没有修路或修桥,而是任由汽车涉水而过。只是平日晴天的时候河流很浅,但因为接近一周的雨天,如今的情况大不相同。遭遇的第一个难关是水深大概能有半米的坑,我当时因为没预料到水竟然如此深,以二十几码速度通过时带起泥水直接扑到我头盔上,油箱上更是流满了泥水。还有一种可怕的路口则是遍布泥宁和石块的土路,在这种路段跑的时候车把会因为地面的形状而左右乱转,我需要非常努力的去控制方向来让摩托不至于倒伏。在某个泥地里我的车子的后轮就被卡住了,在我进退维谷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路过了一辆越野车,司机问我要不要帮忙,我忙说要要要。他们把车开过泥路到前面正常路段以后停下,呼啦啦下来了六七个人,司机和另一个大哥过来帮我左右摇着后轮让轮子松动后我在一档持续给油下终于脱困,再感谢了这群好心人后我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这时候我没想到的是后面上述两种地形常常一起出现。
周伯琦当初经过的时候说这路「关有桥,浅处马涉」,看来至今如是。

虽然因为雨天和糟糕路况头痛不已,但偶尔看风景的时候心态能被雨中漂亮的山谷景色稍微抚慰。周伯琦路过此处的时候形容这边「两岸悬崖峭壁,深林复谷中则乱石荦确,涧水合流淙淙终日。」



路边的草地经常能看到停着些越野车,以及一些散落的帐篷。偶尔也能看到对向开来的运输车运输着比赛用的那种越野摩托和越野车。罗新在书中说

我们走在赤城县的边缘,很快就要进入沽源县。也许正是因此,公路越来越缺乏维修,坑坑洼洼,翻浆严重,有的路段似乎被水冲毁后再也未加修补。这种情况大概要维持到沽源县境内。不过有意思的是,两县交界处的交通窘况,却成为一些越野自驾爱好者的良机,使得老掌沟在越野迷中名声很大。我们一路上已见到好几拨越野车队轰轰隆隆地驶过,多来自北京和山西两地。

多亏了这些越野自驾爱好者们,他们在之后的路途中帮助了我很多。在路过了山神庙村后大概又闯过了两个水深泥宁处后,我遭遇了一条流过的深达六七十厘米的河流,这个高度已经能到排气管了,我在河流前踟蹰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后面来了一个越野车队,又是呼啦啦下来了一群人,其中一个说肯定能过去,他和另一个大哥分别扶住了车子后面,让我开动油门,涉水下去,河下很多石子,车头很难控制,在河中间的时候因为我没控制好速度,脱离了两个大哥的扶助倒车了,虽然在赶上来的两个大哥帮助下很快扶起了车,但车子开始打不着火。我只能关了车子,等了一会重新启动后能打着后成功把车骑到了对面。在岸对面等着几个人问起我要去哪,我说去小镇,他说后面的路更难走,上面的路发了更大的水。我问了下最近的村子,得知接下来的村子可就远了,最近的反而是来时路上的。看来我只能又想办法涉水回去,将车子开到水深似乎更浅的另一处路上,鼓了鼓勇气,一口气骑过去了,反而在过了河后的山坡上因为泥泞滑倒了。低速摔倒因为装了护杠只有右膝盖擦了下地面,好在穿了护膝没有受伤。起来和看到我摔倒赶上的两位大哥说没事后,在他们帮助下扶起了车后,就骑车往回走。
这段路因为没有信号,地图用不了,我有些拿不准距离刚刚路过的村子有多远,回去的路上又路过了几个泥地,河流,在离村子不远的一处泥地里再一次被泥地吸住了后轮,这次比上次还糟糕的是处在山坡,我无法放下脚撑子,为了维持车子不倒只能两脚撑地。维持着这个姿势等了五六分钟后终于后面来了一个越野车,这下下来的只有一个人,他一个人没法推动车子,只能用绳子绑在前叉上用车子拉我出泥坑。在越野车的拉动下,我成功脱离了泥坑,但因为绳子绑住的部位只在前叉的右边,导致出了泥坑后车子迅速倒向一边,我用手勉强扶住,却没法扶正,赶紧求助越野车司机大哥,他快速下车赶来后帮忙扶起来了车子,他解开了绳子,我连声道谢后便继续向前骑去,好在很快就到了那个村子。路边就是一家农家乐,询问了能住人后,我就表示要入住,主人家把门打开后我把车子骑进了院子。
下车将基本全是泥的雨衣鞋套什么的脱下,又把已经全湿的鞋子袜子脱掉换上拖鞋,感觉一下子就轻松下来了。,我拿出了布把行李袋子上的泥擦掉后把行李搬到了房间内,打开所有东西都是干的。才想起午饭还没吃,在主人家去准备做饭的当口,借用了院子里的水龙头后脸盆先把雨衣外套洗干净晾晒起来,随后刷了鞋子,洗的时候发现鞋子内部也全是泥水了。然后用水管把车子洗了下,所有事情干完后饭还没做完,于是就跑到了吃饭的屋子里,和老板闲聊。

饭做好,一样拍黄瓜一样炒豆角土豆肉丝。老板给自己和我倒了杯酒,借着酒聊了更多。老板原来几年前是在北京清河住,平时跑出租。后来因为家里的大哥在除草的时候被除草机割去了半个手掌后只能回老家来。他现在夏天的时候会在这里做农家乐生意,冬天时候会回到父母家,给放牧的牛准备过冬的粮草,然后冬天就照顾牛。我有些奇怪那夏天的时候牛在哪,他说夏天只要把牛放出去就行了,牛会自己吃山谷里的草不用人管,他自己都半个月没去看自家的牛了。

吃完饭我在院子里坐了会,期间的雨下了又停,中间甚至出了会太阳,让我看到了一条感觉离自己非常近的彩虹。随后便洗了澡上床边听播客边闭目想起接下来的行程,最后打算只能放弃这里到小厂这一段路了,如果明天雨小点就徒步走下后面的一段路到大概十三四公里外的老掌沟,回来后就准备住到稍微放晴后原路退回去走国道从另一条路前往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