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阅读《字谈字畅》第 35 期的会员通讯的时候,看到一段是说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至今是因为其语言的统一性。这让我脑子中裂开了一道闪电,一个脑洞由此展开。
在我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是一幅画,画中秦一世扬旗指挥着百万民夫。然而他们修建的并不是长城,而是建造这一座巨塔的塔基。秦皇想建造一座巨塔,去代替遂古传说中无因而折的建木,成为新的登天之梯。
然后各国征召而来的民夫语言行文各异,沟通不畅,命令重重受阻,五年巨塔才建了二十米高。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始皇帝下令,四合同音,八荒共书。
语言沟通顺畅之后,工程再起,历时三世,巨塔终究成型。于是天人隔离数百年终于再次勾连。从此之后,天上地下皆称此塔为:巴别。
遂古八荒有建木,枝叶繁茂通天庭。
无因而折八百年,始有秦皇建巨塔。
举世同文车同轨,玉宇通达人无隙。
历时三世塔终成,通天彻地号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