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的思政作业,原来我也可以写出这种东西来...

大厦将倾,国将不国.这是香港被英国侵占时,中国的状况.虽然说因为形势所迫,但我对于当时清朝以割地赔款的条件换来暂且苟安的做法十分不耻.

苏洵在<<六国论>>分析过"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他得出的结论是:"弊在赂秦"我们在总结清人颠覆也可以这般说"弊在赂众强"

如此相似的历史教训,清朝的统治阶级们脑子进水般的竟然半分也不知吸取,正应了杜牧那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香港的百年沧桑其实也就是中国风雨飘摇的百年.

香港问题的产生让我明白了,这其实是历史发出的一个讯息,腐朽的封建专制毕竟太过老朽,已经不能跟上由年轻的资本主义主导的历史大潮了.原因就在于这种体制太过古老.人一上年纪就会被各种框框条条限制住,一个国家更甚之,一个国家越到暮年,越成自闭固守之势,这时候,过去的种种辉煌反而成了灾难,会使这种趋势愈加根深蒂固.所以若是地理上的天险被打破,暮年老国处在四面楚歌的境地中时,若是不打破藩篱,浴火涅磐,反而愈加沉湎过去而不敢稍有逾越的话,灭亡是必然的结局.倒是清朝能撑这么多年已是异数.

而今虽然香港已回归,但我觉得其实大家也不必过于对我们的国家歌功颂德,毕竟这本来就是一个国家应尽的本分,保护自己人民,捍卫自己的国土.而且,当今中国虽然发展令世界为之侧目,但却也没如国家宣传的那般强大,毕竟积弱已久,加之本身还有不少不妥之处,外围多少资本主义国家虎视眈眈,可谓外有忧内有患,所以路依旧漫漫.

无论如何,我都希望我们的国家能越来越NB.